原标题:种大棚越来越轻松
日前,记者来到胶莱街道南王疃村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看到,花卉、果树生机盎然。“室外温度33℃,这个棚里也能降到25℃左右,在里面干一天活也不觉得闷热。”工人李娟正在苗床边操作自动喷淋系统给花卉浇水,谈及高温下干活的感受,她直言这里意想不到的凉快。
“秘诀就是水帘系统和负压风机的双重组合。”指着大棚东西两侧,合作社的生产负责人张居克介绍起了其中原理。大棚西侧装了一排水帘,东侧装了一排负压风机,将大棚门窗封闭后,形成一个负压状态,同时开启水帘系统和负压风机,便能达到降温效果。
合作社建有120多座大棚,除了种植花卉、水果,还种植黄瓜、茄子和西红杮等蔬菜。如此多的大棚,机械化率成为决定盈亏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棚生产过程中的旋耕、起垄、播种、覆土、浇水、施肥等环节已实现机械化。”张居克介绍说,“过去一亩地要六七个人忙活半天才种上,现在用上旋耕机、起垄机和精量播种机等机械,一个小时连种带浇加覆膜、施肥,所有的活就干完了,而且还节水节肥、高效增产,很实用!”
走进洋河镇青岛樱之语农业有限公司的樱桃大棚,工人王广山正驾驶着拖拉机给果树打药。白底黑纹T恤衫、浅蓝色牛仔裤和白色运动鞋,怎么看怎么不像干农活的装扮。“全程机械化,驾驶室里还开着空调,现在连小姑娘都抢着来打药。”青岛樱之语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蒙说,他现在巡田都开着拖拉机去。
原来打药的场景,王广山记忆犹新:“以前打药要4个人相互配合,拖管子的、兑药的、打药的,4个人干一天也就打20亩。而且到了夏天,穿上防护服就热,脱了就喷一身药,打药的活儿人人避之不及,但夏天高温高湿,病虫害多,又不得不打。现在用拖拉机牵引打药机,不冷不热,干干净净,一天能打近200亩。”
在这里,除草、剪枝也用上了机械。“我们用的是避障式除草机,碰到树会自动避开,不仅不会伤到树,垄上、两棵树间的草也都能除掉。在拖拉机的牵引下,除草机一天能除草50亩。”王蒙说。
剪枝也由“机甲战士”代替了部分人工。王蒙介绍,“剪枝机一次可以剪两个立面,在拖拉机的牵引下,液压马达带动割刀,一遍剪过去,就把树顶和一侧的果枝剪掉,剪得很齐。”
在樱之语,除了采摘环节外,已全部实现机械化。“要实现设施种植机械化,需要注意农机农艺融合。”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社会化建设服务科科长马建武介绍说,要像樱之语这样轻松种樱桃,前提是采用矮化密植模式,种植密度要达到每亩164棵;树的间距也要提前规划,留出1-2米的机械通道,才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节省用工。
马建武告诉记者,要达到樱之语这样的机械化水平,初期一次性投入较大,但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支出,一般两三年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以割草为例,一年至少要割5次,平均下来每亩成本能降低1000元左右。”王蒙说。
近年来,我市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应用加速,成效逐渐显现。生产管理自动控制、新型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让设施种植机械化率升至6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5%,初步形成了微耕、移栽、环境控制、平台采摘、轨道运输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耕作模式。
“下一步,我们以创建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设施种植类)为目标,主攻种植、采运两个薄弱环节,推动装备升级,让更多的菜农、果农像粮农一样,轻轻松松地‘向设施农业要食物’。”马建武说。
通讯员 李柯 王明敏 刘炳美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