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9岁的张玉花,是里岔镇东张应村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曾被评为“胶州市十佳母亲”和“胶州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个人”。12年来,她兢兢业业地做着“寄养妈妈”的工作,不辞辛劳先后收养了三个孩子,卫世俊是她收养的第三个孩子。
“世俊来我家是在2009年9月份,他是个比较特别的孩子,照顾他和其他普通孩子不大一样。”说这个孩子特别,是因为今年9岁的卫世俊一直患有唐氏综合症,他来的时候已经三岁了,大小便不能自理。为了照顾好这个特别的孩子,张玉花主动跟中心的康复人员和老师沟通学习,对待这样的孩子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应该怎么引导他,教他学一点东西,如何喂他吃饭,照顾他的日常生活。一点一点逐渐摸索出了照顾好他的方法。“他晚上爱蹬被子,容易着凉,我就多起来几趟,给他掖掖被角什么的,再给他热点奶,就想让他多吃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能健壮成长我就没心事了,所以辛苦点没什么。”现在的卫世俊身体很强壮,已经在康复中心的小姐妹班和伙伴们一起愉快地学习。
说起做“寄养妈妈”这个工作,张玉花说家里人都很支持。“老伴在学校放假时和我一起看护世俊,我忙的时候他就送他上学,带他玩耍。”
(下转第二版) (上承第一版)张玉花的丈夫是一名小学教师,儿子美国留学回来后已经成家,现在在南京读博士后。说起儿子,张玉花满脸的欣慰:“孩子的长大成人是我最骄傲的事情,邻居乡亲都夸我有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很满足。”也是因为儿子的长大成人,求学在外,张玉花的生活闲下来了。2002年,青岛市儿童福利院来到张应镇成立了寄养儿童养护基地,在这里寄养着很多孤残儿童,需要不少家庭寄养,张玉花就在第一时间报名填写了“寄养妈妈”申请表。“我永远记得第一个寄养在我家的孩子到来的日子,那天是2004年7月1号,她是一个仅有四个月大的小女孩,叫郑霞。”
小郑霞来的时候,用小毯子裹着,张玉花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她时,她露出了可爱的笑脸,这让张玉花很激动。从喂她喝奶到喂她吃软食,从不会说话教会她背诗,这个人见人爱的小家伙和张玉花一家一共相处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为了让她有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张玉花同意了结束寄养工作。2006年3月14号,郑霞被别人收养了,当她离开回头喊他们爸爸妈妈时,张玉花终于忍不住哭了。
除了卫世俊和小郑霞,在张玉花家住的最久的孩子是今年已经22岁的泰安。2005年泰安来的时候已经12岁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于陌生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显得很不适应。“我当时也挺紧张的,怕这个陌生的环境让孩子变得更加孤僻。”为消除他的陌生感,张玉花咨询了一些懂心理的老师,和丈夫一起学习真正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他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经常和他聊天。适当给他增添衣物,买喜欢的东西,做各种好吃的饭,让他感到是家里的一员。慢慢地,孩子敞开了心扉,放学后就在家和她聊天,说学校里有趣的事情,烦恼的事情。他进入学校的时候,张玉花告诉老师这个孩子特别的生活状况,希望老师在了解之后,以对待普通孩子的方式对待他,不用什么特殊照顾,希望他能在一个和同龄孩子同等的环境条件下学习成长。就这样,泰安在学校生活得很愉快,性格越来越开朗,越来越爱帮助同学。后来,泰安去青岛上技校了,根据院里规定,和张玉花一家结束了寄养关系,但张玉花说这并不影响泰安和家里人的关系,“他的东西还是都放在这,他愿意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家里这间屋子永远给他留着。”(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