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胶州铺集镇一对夫妇30年扎根农村创业
胶州市铺集镇铺上四村的冯文祥和臧衍娟夫妇是十里八村的名人,两人扎根农村创业30年,走出了一条“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绿色食品店”的致富之路。通过农业生产的优势互补,带动了200余社员的收入大幅提高。
冯文祥和臧衍娟夫妇,从1987年起从事农机作业,每年夏天开着收割机一路南下麦收,再从河南、安徽、江苏一路北上回到山东。“当时真的是白天晚上的干,吃住都在车上,忙一年回到家连儿子都不认识我们了。”说起早些年的创业史,臧衍娟满是辛酸。经过多年辛勤劳作和一肚子的闯劲,夫妻俩赚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1台大型农机和350多套农具。加上当时国家对农机大户大力支持,夫妻俩前前后后补贴的资金有100多万元。
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们成立了文祥专业合作社,周边200多名闲散农机主加入。“我们加入了合作社,每年最少能增加两三万的收入。”一位合作社成员介绍。在发展中,夫妻俩发现有很多农户因自己土地较小,大型农机进不去,不愿意费事就不再耕种作物,更有不少年轻人都到工厂打工,手中的土地都闲置了。2012年,两人先后从村民手中流转了600多亩土地,建起了十几个大棚,扩大农作物种植规模,成立了衍娟家庭农场。
春播秋收,让夫妻俩尝到了规模化种植的甜头,也让周围的村民羡慕。夫妻俩富了不忘村里人,2014年成立金满田农资服务部,提供农机服务、种子、化肥和农药,质优价廉,让大伙节约成本,也让那些耕地面积少,买种子、化肥都不方便的农户搭个便车。“自从和文祥农机合作社签订了作业协议,合作社种植、收获一条龙服务,每年一亩地比自己耕种能省一百多机械、农资费,每亩地还能多增产小麦四五百斤,一年100亩地就多赚五六万元。”农户孙敬龙说。2015年,臧衍娟和臧文祥去北京参加全国第三届农机手大赛并双双获奖。在比赛的间隙,夫妻俩走进了比赛场地的一家农产品展馆,展馆里的农产品让两人惊讶,一斤“富硒面粉”竟然标价13元,而农场也种这种富硒小麦,但一斤才卖2块钱。受此启发,夫妻俩回家后就办齐了相关营业和食品安全卫生手续,买来了石磨把家里的七万多斤富硒小麦磨成了面粉,注册了“嘉禾麦香”食品品牌,开了自己的微店,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推介。为了推销绿色农产品,夫妻俩还开了一个实体店做展销和零售,社员有需要卖的蔬菜、油、面等也都放在店里卖。
据介绍,他们还注册了五谷杂粮和有机蔬菜的品牌,农场种植的茼蒿、红萝卜、韭菜等蔬菜一上市就被工业园附近的工厂、单位订购一空。而他们引进的西红柿中的“贵族”特色农产品——杠六九西红柿还没出棚就被青岛的客户全部“包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