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胶州村村有舞台,群众成为担当身边事的主角
“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最容易感动身边人。”胶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锦秀表示,身边典型的引领胜过诸多强行灌输和空洞说教,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更有说服力,教育效果也更好。
身边事更能吸引身边人
“呵呵,和大伙认识几十年,台下都是熟人了,今天俺就讲讲咱村这几年的变化。”5日上午,在胶州市铺集镇高家庄村,67岁的高祥义的方言一出口,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便扑面而来,博得台下百余名村民笑声一片,该村第一期“乡村故事会”也正式开始了。
据了解,“乡村故事会”是胶州市“身边人讲身边事”宣讲活动在农村的特色品牌,主要是用通俗的语言、典型的事例展现家乡发展、村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让群众在感同身受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激发爱家、爱村、爱国热情。
在宣讲内容上,除了身边事、日常事,胶州市突出问题导向,将民生政策、法律法规、金融保险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引入其中,以案说法、以事说理、以情感人,在讲故事、谈感受的过程中,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因信息不对称、认识不对称所造成的困惑。
记者在现场看到,村民们专注地围在舞台前,品的有滋有味。“咱村这些荒岭薄地,光靠种地咱填不饱肚子啊!”“咱缺钱、缺地、缺技术,但不缺致富的决心和勇气……”高祥义刚一打开话匣子,便吸引了村民们的目光,大家时而点头微笑,时而拍手叫好,表达自己对话题的认可。
高家庄村是一个仅有153户的小村庄,以前因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导致经济十分落后。在经历两次土地流转之后,村民将土地集中建起了千亩核桃园,并进行企业化管理。如今,村民们已经不再种地,每年靠着核桃园的分红和外出打工,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73岁的刘振芳在旁边翘着二郎腿,眯着眼、晃着腿,听到兴奋处,不时鼓掌吼出一声“好”。“电视和会议室里讲的东西离俺太远,还是这样的带劲儿,即新鲜又接地气儿。”老刘乐呵着说。
台上讲的精彩,村民听得投入,而坐在角落里的铺上四村妇女主任王晓云的则不时掏出手机看一下时间。“今天上午俺村也有一场故事会,俺也想请大伙去看看,所以得把控好时间,可不能在高家庄耽搁久了。”王晓云认真地说。
不同的形式同样的精彩
在铺上四村的“乡村故事会上”,村民把“白事简办、喜事新办”“美丽家庭、最美婆媳”等内容编入剧本,通过说、唱、跳等形式,充分展现村庄的文明新风,快书、快板、合唱、情景剧等节目纷纷上演,赢得一阵阵掌声。
“群众看惯了上边来的高大上,突然有了身边的‘小清新’,普遍感觉耳目一新。”胶州市铺集镇党委书记马加波表示,乡村故事会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其宣讲过程中特别注重让真人讲真事,本村的人用“大白话”“本地话”讲述自己的故事,能够引起群众共鸣,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有所感悟。
胶州市在调研中了解到,在多元文化格局中,群众的审美喜好与理论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群众对理论下乡、视频宣讲不再“感冒”、不再满足于之前的老节目、老面孔。如何解决群众的审美疲劳?
今年以来,胶州市主动对接群众需求,通过村干部告知、机关干部走访、微信平台宣传、专家发掘指导等途径,吸引并选拔了一批愿意表演、爱好宣讲、表现较为出色的群众参与到理论宣讲队伍中来。
理论宣讲活动中,胶州市引导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参与。教体局的“小手拉大手——我与家人共同讲述身边的感动”活动、司法局的“感受身边楷模,普法你我同行”活动、广播电视台的“身边故事会”演讲比赛活动、中云办事处的“为孤寡老人上门讲故事”活动,以及工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纷纷开展的宣讲活动,使胶州的理论宣讲全面开花、有声有色。
与此同时,胶州市还实施“精品战略”行动,精益求精打造“精品示范点”。目前,各镇办打造示范点近20个,开展宣讲活动50余场次。5日下午,作为市级示范点,胶西镇孝源店子村和九龙街道南辛庄村的“乡村故事会”也同时上演。
胶州市因村置宜、一村一品,采取快板、三句半、茂腔小戏、边说边唱等多种文艺形式,在表演的同时讲变化、谈感受,传播主流价值观,让群众在欢乐之余真正有所收获,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逐渐夯实了“乡村故事会”的品牌基础。截止目前,全市超过四分之一的村庄实现了开讲,有些村庄甚至讲了三场五场,共累计开展相关宣讲活动500多场,受益人群达到万余人次。
常态化制度让宣讲成为习惯
“在乡村故事会上,绝大多数都是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市级指导员潘晓告诉记者,这种新颖宣讲形式,非常接地气,群众的热情也极其高涨,甚至出现争出场机会的现象,有两个阿姨因为节目编排原因没能获得表演机会,至今还在“闹意见”,表示下次演出一定要上台。
市级指导员是胶州市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在全市有威望的群众代表、村庄道德典型、各行各业带头人和基层党员干部中首批选拔的宣讲骨干,市、镇两级指导员队伍共计140名同志,分赴基层对宣讲活动进行面对面指导。
胶州的实践表明,从宣讲骨干的培养入手,创作更多贴近基层实际、讲述百姓故事的作品,才会为“身边人讲身边事”聚集了更多的“人气儿”。今年5月份,胶州市邀请专家对全市指导员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和现场业务教学,大大增强了指导员队伍做好工作的能力水平。
“‘身边人讲身边事’完全由群众自己打造,政府则专注做好服务和‘搭台’工作。”胶州市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科长董蕾表示,为保障宣讲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胶州市财政设立“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专项资金180万元,用于市镇两级指导员培训指导、活动深化提升、打造活动品牌等方面,并给予百姓宣讲员一定补贴,大大调动了社会各届人士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
据介绍,“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从农村开始试点,但不局限于农村开展的“乡村故事会”,还要在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全面推开“身边故事会”,将按照“先点后面”的原则,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形成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局面。
作为理论宣讲的一项重要载体,胶州市将“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纳入全市目标绩效考核,建立了市级指导员工作考核、宣讲员日常管理、活动效果评价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整个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建立督查通报制度,从全市相关职能部门抽调12名同志组成专门督导小组,对各镇办宣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一对一”专项督导,每月进行通报评比,年底进行考核总评。
“把握好这个宣传载体,源源不断地向群众传播好故事、正能量,就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教育好、引导好我们的群众,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进一步提升。”马锦秀认为,“身边人讲身边事”作为一项适合全民参与的宣讲活动,充分尊重和发挥了群众的首创精神,丰富了宣讲内容、创新了宣讲形式、扩大了宣讲覆盖面、提高了宣讲影响力。
文/图 半岛网 黄超 通讯员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