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急救知识成为咱青岛人的“标配”
最近两天,早报连续报道了两件急救救人的新闻:家住黄岛区的陈国玺晕倒在公交车上,心跳一度骤停,两位女士马上开始给陈国玺做心肺复苏、心脏按压,给之后的医院抢救争取了时间,并最终让陈国玺转危为安;紧接着,6月27日,在城阳长城路大润发超市的门口,一位老大爷晕倒在地,停止了呼吸,正当众人束手无策时,一位穿红衣的青年来到老人身边,为老人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在两分钟的时间里让老人恢复了呼吸,让老人赢得了最佳抢救时间,挽回了生命。
看到咱们青岛发生的这两件事,不禁想起了这几年来在外地发生的几起类似事件:一位女白领突然晕倒在地铁的通道里,在120急救车到来之前的50分钟内,竟然没有任何人对她采取有效急救措施,120到达现场时患者已经死亡;一位年轻的妈妈在房间玩手机,1岁大的女儿在厕所玩水时不慎栽进水桶昏迷,之后妈妈抱着孩子奔跑呼救,却没有人能为孩子做心肺复苏,结果孩子不幸离世。
不同地方的类似社会新闻,一边新闻图片上是被救者开心的笑脸,另一边新闻图片上的却是逝去者家人悲伤的泪水。造成这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几年前,因为一些救人反被讹诈的极端个例影响,让全社会形成了一种“不敢救人”的氛围,然而随着各地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地方法规出台,随着全社会形成一种保护救人者的共识,路遇突发急症的人而不敢施救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当给予善意、无偿的紧急救护行为以法律保护后,急救知识和急救水平就成了急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普及提高急救知识和技能就得紧紧跟上。 《人民日报》一份调查报道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急救知识普及人群1000多万,应急教育普及率仅为1%,与发达国家平均50%的普及率相差悬殊;在各地人流密集的公众场所,体外自动除颤仪(AED)等急救设备的配备几乎是空白。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继续增长、老龄化趋势明显,各种突发事件、意外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
2014年,青岛市应急办引进的中德“第一响应人”培训项目,而“第一响应人”是指地震等灾害事件发生12小时内抵达现场的应急响应人员。 “第一响应人”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具有快速组织、指挥协调、专业处置能力,能够指挥现场居民徒手或利用简单工具开展抢险救灾和急救行动的人员。从去年开始,青岛市将 “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证书培训列为市办实事,重点对学校(含幼儿园)、机关、医院以及密集场所从业人员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员持证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应急救护的救护新概念、创伤救护、心肺复苏、意外伤害防护等技能培训。据统计,2016年以来全市30333人通过 “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考核,取得救护员证。目前,全市经培训合格的“第一响应人”救护员累计达到19.1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13%,位居国内副省级城市前列。显然,随着青岛市对急救知识普及工作的陆续展开,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些应急急救知识所带来的巨大改变,更多的市民开始不仅敢救人,更加会救人。
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不仅可能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当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应急教育高达50%普及率相比,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急救知识的普及还需要通过长期的、系统的实践教育,这就必然需要急救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进行,要在校园建立急救教育长效机制,就涉及到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师资力量、课时设置等种种问题。到那时,不仅仅是“哈啤酒、吃蛤蜊、洗海澡”,会急救也将成为咱们青岛人的“标配”。
早报评论员
赵亚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