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胶州

财经消费

关闭

关闭

胶州:青年书法家王波为艺术一路追梦

2015-12-09 07:43:14
来源:城市信报-胶州
责任编辑:秋阳
手机版

\

\

\

 

\\

\\

\

王波,又署河头王波,斋号抱云楼。笔名:金州客;斋号半砚房、抱云楼。1979年1月1日出生于青岛胶州,青年书法家、兼擅书法美术评论,作品曾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军第四、五届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首届普洱茶杯全国书法展。曾获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中国书画报>>创刊二十周年国际书画大赛三等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书画大赛三等奖;2001、2002、2004济南军区空军书法美术大赛二等奖,现为多家主流书画媒体书画版特约撰稿人。

\

学书自述:

回顾自己的学书道路、弯弯曲曲,既有失败的苦恼、又有成功的喜悦,并不是我当初所理解的那样容易。

大量的创作实践使我明白,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学书过程中去度量一切,爱一切,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偏爱,一种选择,这样也许会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当然,偏爱是由个性决定的,选择也要有一个过程。

中国书法以线条体现功力和书家对自然的理解,以章法和结体来展示艺术灵感,因此有着极强的艺术语言,而这些艺术语言的回归,便是古人所总结书画艺术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而行书则是所有书体中最能让人进入自由王国的。那一气呵成的用笔方式和错落有致的章法,无不是在“气”的驱使下完成的。我喜爱那些大气磅礴、痛快淋漓而不失用笔法度的作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自己的创作心态。书法并不是将汉字规范化、工整化,而是把每个汉字作为一个物去描写、去艺术化。其实古人在书法创作时,早已将各种技法和形式表现殆尽,只是,他们的创作思想才应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库。

我生长在素有“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的故乡——山东省胶州市,艺术氛围的熏陶使我见识了很多,我之所以尽情的在作品中渲泻情感、体现自我、我认为,当代文明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使我们可以在更高更宽的高度去审视传统,掌握传统,如果一味照搬、千篇一律只会带来乏味,因为我们是艺术人,不是宗教徒。

在创作中,灵感并不是书家所特有的超人天赋,也不是某些人认为的头脑狂热、更不是创作中所谓的“灵机一动”,它是具有很有造诣的书家对自然、社会及生活中亲身体验的高度凝聚。他们利用自己长期的艺术修养、临池不辍的精湛书功,使自己在灵感与激情到来的一刹那间产生的一幅幅杰出的传世之作。

\

“书之妙,在乎于心”,历代书家都是这样以情作书的。万物及生活中某一现象,某一情景,都可以激发内心深处所蕴藏的情感,唤起灵感与激情,萌发出构思。“字以神为精魄”精神乃灵感与激情的体现,只要我们不断捕捉客观事物所引发出来的灵感,才会有激情、才会产生“神、意、气、韵”皆备的书法杰作。

在具体的书法创作中,我又非常注意对线条的表现,线条在国画里把自然流动的云气,起伏绵延的山峦和水波浪滔这样的移动体,表现得惟妙惟肖,在书法作品里,尤其是行草书,更是能将几个乃至几十个具象的汉字组合成一幅虽然我在创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一直追求下去。

城市信报胶州全媒体记者  黄超

分享到:

网上读报

监督电话:(0532)80889900-807

监督邮箱:xin@qdx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