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胶州

财经消费

关闭

关闭

胶州洋河大相家:相永安一把粉条闯天下

2016-01-05 07:48:10
来源:城市信报-胶州
责任编辑:秋阳
手机版

\

王艳霞正在晾晒粉条

信网胶州1月5日讯 胶州大白菜炖里岔黑猪肉,再加上大相家粉条,一说起这道菜肴,不少人都馋得直流口水。胶州洋河镇大相家村加工红薯粉条的历史已经有200多年,是远近闻名的“粉条村”,每年的“大雪”节气以后,大相家村也迎来粉条加工季,村民们凭着祖传的粉条加工手艺,把“冬闲”变成了“冬忙”,短短两个月里加工出百万斤粉条销往全国各地。经过30多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粉条非常筋道,每斤价格高达15元以上,年产值达到千万元,红薯粉条成为村民冬闲增收的“金条条”。鑫相永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相永安就是凭借这把粉条闯出一条致富路,产品订单不断,产品供不应求。

\

村民“抢地盘”晾晒粉条

日前,城市信报胶州全媒体0532-87218557来到胶州洋河镇大相家村,仿佛进入了一个粉条的世界,一块块粉条晾晒场地排列成阵,十分壮观,村民们用农用三轮车载满粉条,在村内的小路上来回穿梭。村前村后空隙处,村民们利用晴好天气,在两棵树之间拉上绳子,或者空地上搭上架子,用细竹竿将粉条别在绳子上。

“碰到这样好天气,粉条晒一天就干了,由于场地有限,家家户户村民都争着抢占有利位置晾晒粉条。”66岁村民相锡顺说,从“十一”开始,村民们就开始为加工粉条做准备,先将收获的地瓜粉碎后掺加适量绿豆和豌豆,把浆水引入大瓮中沉淀发酵,经过8至16 个小时,把上层的渣去掉,底下沉淀的淀粉流入小盆沉淀,用小箩过筛一遍。再经过撇浆、兑浆,进行第二次沉淀,将提炼完成淀粉就放进面布兜子里淋水再晒干,淀粉这才制作完成,接下来就等着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开始开足马力加工粉条。

\

30道工序漏出好粉条

“每年大雪节气前后,才开始正式制作粉条了,经过大大小小近30多道的工序后,晶莹剔透的手工粉条才算制作完成。”相锡顺说,制作粉条第一道工序和面,需要三四个壮汉手持木棍在周边搅拌半小时,将和好的面团放进漏粉机里,用一根铁棍在有漏孔的小盆里转动,漏出均匀粗细的粉,经过热水煮熟后,紧接着用筷子将煮熟的粉条拨进凉水里冷却,就成了晶莹剔透的粉条。

相锡顺说,冷冻粉条的温度不宜过低,以零下2—3℃为宜。把刚冷却好的粉条穿在横杆上,一根根架在被称为“粉洞子”的长沟里,如果温度太低,还要在“粉洞里”点上柴火升温,防止粉条因温度过低被冻裂。经过一个晚上的冰冻,将粉条里水份都冻了出来,再用木棍在粉条上用力敲打,名为“捶粉”,捶掉粉条的冰后,要再用五六十摄氏度温水清洗掉残余冰渣,拿到室外经过六七个小时晾晒,晒干后的粉条才是最终的粉条成品。普通粉条都是采用机械制作,中间缺少手工环节,而他们村的粉条坚持纯手工制作,采用自然上冻的好处是受冻均匀,做出的粉条也自然筋道好吃。

\

相锡顺将加工好的粉条拿出来晾晒

纯手工粉条走俏市场

“传统粉条加工季节性很强,大相家村村民利用这个时机,把冬闲变成冬忙,一个冬天至少生产出近百万斤的粉条,通过各种途径销往全国各地。”鑫相永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相永安说,大相家村有300多户村民,从事粉条加工的有240余户,100斤淀粉里面再掺上3斤豌豆面,可加工出60斤粉条,全村在两个月里至少能生产出百万斤的粉条。

相永安说,他父亲相锡顺在大相家村做粉条的技术是出了名的,手艺也很高,所以粉条制作出来销售很快,很多人都喜欢吃他父亲做的粉条。相永安还介绍说,现在他父亲相锡顺加工出来的粉条远近闻名,而且口碑很好,为了更好的保护好大相家粉条这个品牌,所以他成立了鑫相永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为了让大相家粉条这个牌子走的更远,并且能够得到传承,而且村民们加工的粉条都可以通过合作社一起往外销售,这样就能确保大相家粉条的品质不变。

\

相永安说,大相家粉条线条均匀、光滑柔韧、晶莹剔透、口感爽嫩、久沸不泥、风味自然,不仅在岛城久富盛名,省内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物品供应匮乏,粉条在当时作为一种土特产非常抢手,而且价格较贵。由于他们这里生产出的粉条至今仍然延续上一辈的手工做法,粉条的价格比猪肉价格还要高。今年每斤粉条的售价在15—18元之间,基本上每户都能在年前这段时间收入六七万元,单靠粉条的这项收入,全村的年产值突破千万元。

\

专业合作社社长相永安晾晒着地瓜淀粉

漏粉老手艺列入非遗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接触这繁重有繁琐的粉条加工活,干活的都是45岁以上的手艺人了,真担心再过几十年这门手艺失传。”村民相永安表示担忧,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卖力气干活,因此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去学做粉条,村里会制作粉条的手艺人仅有70余人。如果再过二三十年,这些人不能从事重劳动了,这门手艺也许会面临失传。

鑫相永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相永安介绍,从现在开始,他打算潜心学习这门手艺,而且还要组织一些人来传承这门手艺,并且让这门手艺发扬光大。相永安说,一些青年人不愿意传承粉条制作的原因是,这活比较累,而且季节性很强,利润也不是很大,所以导致了村里的青年积极性不高。现在好了,他成立了农产品合作社,而且现在销路不愁,价格有保证,并且逐渐形成了产业化。

\

村民正在进行漏粉加工

相永安的妻子王艳霞说,她现在也被制作粉条这门手艺吸引了,虽然她不会制作粉条,但是她整天在外面为大相家粉条找市场,现在鑫相永安农产品合作社加工出来的粉条,已经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打开了市场,并且也得到了当地客户的好评,现在仍然有很多订单过来,产品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了。

\

 

“我们村的红薯粉条制作历史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完全是传统纯手工制作出来,好在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当地非遗。”大相家村村书记相波说,对于的制作粉条的历史,村里没有确切的记载,只知道他的爷爷辈就跟着长辈制作粉条,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仍沿袭上辈传下了的制作工艺。眼下,在洋河镇政府的努力下,大相家村被胶州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他希望村里的后生把握好这次机会,将这项粉条漏制技术传承下去,利用学到的知识,在继承老手艺的基础上再闯出一片新天地。

\

文/图   城市信报胶州全媒体记者  黄超

分享到:

网上读报

监督电话:(0532)80889900-807

监督邮箱:xin@qdxin.cn